【重点项目推进】社志融合·聚力前行—志愿护航,我在你身边项目
10月9日至10日,由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统筹执行的“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培训营”成功举办。这不仅是一场培训,更是一次从理念到方法的系统性革新。我们围绕“专题授课+实地参访+经验分享+共创工作坊”四维一体模式,为30余名社区工作者与骨干志愿者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研学体验。 理论赋能,厘清融合逻辑
我们特邀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项目部部长沈钰麒,以《探索共治共享的上海基层治理新样本》为题,用“红色管家”、“宝藏社工”等鲜活案例,深入浅出地拆解了“社工专业方法”与“志愿在地热情”如何同频共振。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主任赵雅萍则在《社志融合构建社区治理新生态》授课中强调:“理想的‘社志融合’并非僵化地选择某一种模式,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动态结合。”她以我社运营的“爱心暑托班”为例,生动讲述了专业社工如何通过赋能培训,让志愿者成为更专业的“社工伙伴”,共同“共创课堂”。 走出去学进来,对标先进取真经
我们精心规划参访路线,带领学员走进静安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、徐汇区天平街道“66梧桐邻里汇”、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里滩“XIN+”青年中心三处治理地标。学员们带着“如何让青年从‘旁观者’变‘合伙人’?”等问题清单,亲眼见证“物业+社工+志愿者”模式如何让老洋房焕发新生,青年社群又如何用脱口秀、露营市集把社区议题做成“爆款”。这场“移动的课堂”真正为学员们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视界。 共创工作坊,把金点子变成施工图
在引导师的带领下,培训营尾声设置为“共创空间”。学员们学习了豆包、即梦AI等新工具后,被随机编入“治理实验室”,围绕真实社区议题进行头脑风暴。现场思维碰撞,火花四溅,一系列运用新技术设计的“社志融合”服务方案初具雏形,实现了从“输入”到“输出”的完美闭环。
“志愿护航,我在你身边”项目仍在稳步推进中,我们坚持以社区发展模式为核心,强调居民与志愿者的参与和合作,不仅在服务人次上达标,更在机制建设与品牌塑造上取得了扎实的阶段性成果:
优化培训体系,升级需求响应 面对初期志愿者反映培训形式单一、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,我们迅速响应,将原计划的6场讲座式培训,优化为4场融合了专题授课、实地参访、经验分享与共创工作坊的复合型增能活动。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参与体验与培训效果,中期即完成132人次的服务,志愿者反馈从“被动听讲”变为“主动参与”,纷纷表示“现在有了专业方法,能更好地服务居民了!”
激活节日文化,凝聚社区情感
项目服务过程中,我们紧密结合传统节日,开展清明、七夕、中秋、重阳4场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活动,服务112人次。从“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”的倡议,到亲手制作“非遗宋锦珍珠扇”的文化体验,再到“点亮‘宁’身边的好人好事”的社区正能量传播,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,更成为了增强志愿者团队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的重要纽带。
深化资源整合,推动多元共治
在网格管理的支持下,我们主动“走出去”,不断走访园区企业、商户,了解志愿服务需求,建立良好合作关系。除了邀请企业商户参与志愿服务外,更重要的是,通过参与社区活动,提升企业商户对社区的关注度与归属感,从而让我们的服务从内部循环向开放共享的“多元共治”稳步迈进。 志愿服务是社区治理的“软实力”,更是城市温度的“硬支撑”。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将继续以专业为本、以志愿为桥,推动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治理愿景在大宁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|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