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> 乐群新闻> 机构新闻

“家在上海”入校社工服务外来务工子女项目

“义工小组”精彩回顾

 

2024年9月,由浦东新区民政局主办、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,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承接的浦东新区川沙新镇“家在上海”入校社工服务外来务工子女项目于浦东新区黄楼小学正式启动。从10月份开始,义工小组活动顺利推进,来自三年级的20名学生加入本年度的义工小队,开启了他们的校园菜园改建计划。本小组共开展了8节小组活动,通过社会目标模式,帮助志愿者团队成员学习民主自治的理念,激发个人潜能,在小组中赋权增能。引导其开展美化校园的行动,培养主人翁意识,提升综合能力和自我认同感。

 

第一节:农耕学习

前往川沙百欧欢农耕基地参观学习,了解当季可以种植的植物,学习不同植物的农耕知识、蔬菜种植的基本流程和种植方法,并亲手实践了植物移栽技术,同时观察菜园布置的基本方法,最后一起前往有机菜园挖红薯,学习蔬菜采收技巧。

  

 

第二节:菜园设计

社工带领组员一起前往校园菜园进行观察,了解它的大小、形状等,让大家对菜园有个初步的认识。随后进行分组,通过小组组员共同讨论,进行菜园设计,并分组进行菜园设计图的绘制。最后进行了分享和交流,确定了校园菜园最终的名字和规划方案。

  

 

第三节:菜园布置(一)

首先组员了解本次小组活动的任务,需要对校园菜园进行初步的布置。社工对此进行分工安排,解说安全注意事项,组员分组认领了活动工具,做好前期准备。活动过程中,大家前往菜园分组进行翻土、铺石板路,并且在菜园周围和中心围上了木质篱笆,共同打造美丽的校园菜园。

  

 

第四节:农耕实践(一)

专业老师首先讲解了这次种植植物的基本情况,并且示范盆栽种植、秧苗种植、种子播种等种植方法,组员都很认真聆听,并且询问了老师具体的要领。种植过程中,社工引导组员有序进行,根据分组进行实践操作,每组完成一小块蔬菜种植任务,最后给所有的秧苗和种子浇水,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基本的蔬菜种植技巧。

  

 

第五节:菜园布置(二)

活动开始前,小组成员根据之前的分组,分成了五组,每组认领了一条菜园小路进行美化。组长帮忙分发工作服、鞋套等工具,做好充分的准备。随后在社工和美术老师的指导下,大家分头行动,以接力的方式进行为菜园小路上色、涂鸦,使菜园瞬间变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

  

 

第六节:农耕实践(二)

首先引导组员观察植物近期的生长情况,引导学生学习分辨不同的植物,了解每种植物的习性,同学们听得很仔细。随后社工带领组员进行除草任务,同时把垃圾等杂物收拾干净,对菜园进行基本的清洁。在此基础上,专业老师进行施肥的示范,主要包括液态肥和固体肥料两种,演示不同的施肥方法,并带领组员分组实践。大家学得比较快,基本掌握了施肥和护理的方法。

  

 

第七节:农耕实践(三)

 通过介绍,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采摘方式,学习如何辨别植物是否成熟。引导学生观察老师采摘鸡毛菜,并进行蔬菜采摘实践,并且进行简单的清理和包装,以便于之后把蔬菜送到社区独居老人的手里。之后大家又一次实践如何种菜苗,把新的菜苗种入菜园,实现菜园的可持续种植。最后两人一组进行彩绘篱笆环节,涂上七彩的颜色,把菜园篱笆布置更加美观。

  

 

第八节:服务总结

社工带领义工小队的成员一起去菜园摘菜,感受丰收的喜悦,并一起将蔬菜整理和包装好。随后,带领大家前往社区睦邻点进行分组和分工,亲手将新鲜的蔬菜送到社区9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手中,看到爷爷奶奶们脸上温暖的笑容,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,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。最后通过照片,社工与组员一起回顾小组历程,总结小组带来的成果,分组交流小组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。

  

  

 

    通过八节义工小组活动,学校菜园从无到有,共同建设成了“黄小丫”有机菜园,美化了校园环境。通过实践,也提升了组员的劳动实践能力,增强了责任心,提升了自信心和价值感,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。 

沪ICP备13045909号-1   |    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031号